- 明確自身需求
- 施工規模:根據施工項目的大小來選擇合適的泵車。大型施工項目可選擇更大型號、泵送能力更強的泵車,小型項目則可以選擇較小型號,以提高靈活性和降低成本。
- 施工環境:考慮施工地點是室內還是室外、空間是否狹窄等因素。例如,室內作業或低噪音環境下,電動泵車更為合適;而室外或臨時用電不便的情況,柴油泵車可能更適合。
- 泵送距離和高度:準確評估需要泵送的距離和高度,確保所選泵車的工作范圍能夠滿足要求,避免因泵送能力不足而影響施工進度。
- 關注泵車性能
- 底盤性能:底盤是泵車的重要組成部分,要關注底盤的品牌、質量以及其行駛性能,如轉彎直徑、接近角、離去角、最小離地間隙等,確保泵車在不同路況下都能順利行駛和作業。
- 泵送系統:泵送系統的性能直接影響泵車的工作效率和質量,要了解泵車的泵送能力、泵送壓力、排量等參數,以及液壓泵、電機等核心部件的質量和品牌。
- 操作性能:考察泵車的操控方式,如手動操控或遙控操控是否方便、靈活,各部分動作是否平穩、可靠,遙控器的操作距離和穩定性等。
- 考慮品牌和質量
- 品牌聲譽:選擇具有良好品牌聲譽和市場口碑的廠家和品牌,可以通過咨詢其他用戶、查閱相關論壇和行業評比等方式獲取信息。
- 質量保證:了解泵車的生產工藝和品控體系,查看是否有相關的質量認證證書,如 ISO 質量體系認證等,確保泵車的質量可靠。
- 關注售后服務
- 售后網點:了解廠家在當地是否有完善的售后網點,以便在設備出現故障時能夠及時得到維修和保養。
- 服務響應時間:詢問廠家的售后服務響應時間和維修人員到場時間,選擇能夠提供快速響應和及時服務的廠家,減少設備停機時間。
- 配件供應:確保廠家能夠提供充足的配件供應,并且配件的價格合理,以降低后期的維修成本。
- 注意環保合規性
- 排放標準: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,要關注泵車的排放標準是否符合當地的環保法規。在重點城市,普遍要求國四及以上排放標準,部分區域甚至開始試點新能源工程機械。簽訂合同時務必核實發動機型號與環保目錄的一致性。

- 對比價格與性價比
- 價格比較:了解市場上不同品牌、型號泵車的價格水平,對比不同廠家的報價,同時要注意比較產品的性能和配置差異,不能僅僅以價格高低來選擇泵車。
- 長期成本:除了購買成本外,還要考慮后期的使用成本,包括燃油消耗、維護保養費用、易損件更換費用等,綜合評估泵車的性價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