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作業前后的即時維護(關鍵防堵環節)
-
作業前檢查
- 清理泵腔與進出口:檢查泵體內部是否有殘留雜物(如石塊、樹枝、塑料袋),避免啟動時卡住葉輪;檢查吸入管、排出管內是否有堵塞,確保水流通道暢通。
- 檢查葉輪靈活性:手動轉動泵軸(或通過電機點動),感受葉輪轉動是否順暢,無卡滯、異響,若有異常需拆解排查(可能是葉輪與泵殼間隙過小或異物卡入)。
- 密封件預檢查:查看機械密封或填料密封處是否有滲漏痕跡,若為填料密封,需提前調整松緊度(以每分鐘滲水 3-5 滴為宜,過緊會加劇磨損,過松則影響真空度)。
-
作業后即時清潔(防腐蝕核心)
- 沖洗泵體:無論排水介質是否清潔,作業后必須用清水沖洗泵腔(通過進出口反向注水或外接水管沖洗),重點清除殘留的泥沙、淤泥、化學雜質(如污水中的腐蝕性物質),避免長期附著導致葉輪、泵殼腐蝕或結垢。
- 排空積水:若泵體有放水閥,需打開排出腔內殘留積水(尤其是冬季或低溫環境,防止結冰脹裂泵體);對于自吸式泵體,需排空自吸裝置內的積水,避免內部部件生銹。
二、定期拆解檢查與磨損維護(減磨損核心)
根據作業強度(如每 30-50 小時作業后,或每季度)進行一次拆解檢查,重點關注以下部件:
-
葉輪與泵殼
- 磨損檢查:查看葉輪葉片是否有缺口、變形、磨損(尤其是葉片邊緣和背面,易因泥沙沖刷受損);檢查泵殼內壁是否有劃痕、凹坑(若磨損嚴重,會導致泵體效率下降,流量 / 揚程降低)。
- 平衡校驗:若葉輪磨損不均勻(如單側磨損),需檢查葉輪平衡狀態,失衡會導致泵軸振動加劇,進而磨損軸承,必要時進行動平衡校正或更換葉輪。
- 間隙測量:測量葉輪與泵殼(或密封環)的配合間隙,若間隙超過手冊規定值(通常為 0.1-0.5mm,依型號而定),需更換密封環或葉輪,避免高壓水回流導致效率損失。
-
泵軸與軸承
- 泵軸檢查:查看軸表面是否有劃痕、銹蝕或彎曲,軸頸處(與軸承配合部位)是否磨損;若軸彎曲,需進行校直或更換,否則會導致葉輪偏磨、密封失效。
- 軸承保養:
- 滾動軸承:檢查是否有異響、過熱(運行時溫度超過 70℃需警惕),定期加注潤滑脂(如鋰基潤滑脂,按型號要求選擇黏度),注意用量(填滿軸承腔 1/2-2/3 即可,過多易發熱);若軸承磨損、游隙過大,需整體更換。
- 滑動軸承:檢查軸瓦磨損情況,確保潤滑油路暢通,避免干磨導致軸瓦燒毀。
-
密封系統維護(防滲漏核心)
- 機械密封(主流密封方式):
- 檢查動環、靜環表面是否有劃痕、裂紋或磨損,若密封面損壞會導致滲漏,需整套更換(不可單獨換單環,否則密封效果差)。
- 檢查彈性元件(彈簧、波紋管)是否老化、斷裂,確保其能緊密壓緊密封環;清理密封腔,去除雜質,避免雜質卡滯影響密封。
- 填料密封(部分老式泵體):
- 定期調整填料壓蓋松緊度,確保滲漏量合理(每分鐘 3-5 滴),過緊會導致軸套磨損和發熱,過松則漏水嚴重。
- 若填料磨損(如出現硬化、斷裂),需及時更換(更換時填料接口應呈 45° 斜角,相鄰接口錯開 90°,確保密封均勻)。
- 機械密封(主流密封方式):
三、防腐蝕與材質保護
-
金屬部件防銹
- 對于鑄鐵、碳鋼材質的泵殼、葉輪,長期停用前需在泵腔內注入防銹液(或機油),轉動葉輪使防銹液均勻覆蓋內壁,再用盲板密封進出口,防止空氣、水汽進入導致銹蝕。
- 若泵體接觸過含酸堿的污水(如工業廢水、農田排澇中的化肥殘留),作業后需用弱堿性或弱酸性溶液沖洗(中和腐蝕物),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并晾干。
-
非金屬部件保養
- 對于泵體上的橡膠件(如密封圈、O 型圈),需避免接觸油污、高溫,定期檢查是否老化(如變硬、開裂),老化后及時更換,防止密封失效。
- 自吸泵的吸水管若為橡膠材質,需檢查是否有龜裂、破損,避免因吸程不足導致吸水困難。
四、特殊環境下的針對性維護
- 含泥沙較多的場景(如農田、工地排澇):縮短清潔周期,每次作業后增加沖洗時間,必要時拆開泵體清除葉輪、泵殼上的泥沙結塊;可在吸入端加裝濾網(孔徑根據泵體口徑選擇,如 30-50 目),減少雜質進入。
- 污水、腐蝕性液體場景:優先選用不銹鋼材質葉輪 / 泵殼(若為普通材質,需每次作業后用清水 + 中性洗滌劑徹底沖洗,每月對金屬表面噴涂防銹漆或防腐涂層)。
- 低溫環境(冬季或寒冷地區):作業后務必排空泵腔、管路內的積水,必要時向泵腔內注入防凍液(濃度根據最低氣溫調整),防止結冰導致葉輪、泵殼凍裂。
五、長期存放的泵體保護
若泵車長期停用(超過 1 個月),泵體需額外做好以下措施:
- 徹底清潔后,向泵腔內注入適量防銹油(或專用防銹液),手動轉動葉輪數圈,使防銹油均勻覆蓋葉輪、泵殼內壁及密封面。
- 用專用盲板密封泵體進出口,防止灰塵、潮氣進入;若為自吸泵,需斷開自吸裝置與泵體的連接,單獨清潔并封存。
- 定期(每 2 周)轉動葉輪 1-2 圈,避免葉輪與泵殼因長期靜置而粘連。
通過以上維護,可有效減少泵體因磨損、堵塞、腐蝕導致的故障,確保其在應急排澇時的流量、揚程穩定,延長泵體使用壽命(通常可提升 30%-50%)。維護時需參考具體泵體型號的手冊,部分特殊材質(如陶瓷葉輪、合金密封環)可能有特殊保養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