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城市防洪排澇
- 內澇積水處理
- 場景:暴雨導致城市道路、立交橋下、地下車庫、地鐵站等低洼區域積水,影響交通和居民出行。
- 作用:防汛泵車可快速部署至積水點,通過大流量排水(如6400型泵車1小時可抽干標準游泳池),迅速降低水位,恢復道路通行。
- 案例:2021年河南暴雨期間,移動泵車為鄭州地鐵隧道持續排水,避免設備長期浸泡損壞。
- 河道與水庫搶險
- 場景:河道水位超警戒、水庫堤壩滲漏或管涌,需緊急降低水位或抽排滲漏區域積水。
- 作用:泵車可配合沙袋、擋水板等設施,快速抽排險情區域積水,為搶險作業爭取時間。
- 案例:長江流域汛期,泵車用于堤防背水坡滲漏點排水,防止潰堤風險。
二、災害應急救援
- 地震與泥石流救援
- 場景:地震導致建筑物倒塌、道路中斷,或泥石流掩埋村莊,需清理廢墟積水并搜救被困人員。
- 作用:小型便攜式泵車(如永磁潛水泵)可深入廢墟縫隙抽水,為救援通道開辟創造條件。
- 案例:2008年汶川地震中,泵車用于唐家山堰塞湖排險,降低潰壩風險。
- 臺風與洪水過后清理
- 場景:臺風或洪水退去后,街道、農田、工廠等區域殘留大量淤泥和積水,需快速清理以恢復生產生活。
- 作用:泵車可搭配高壓水槍,實現排水與沖洗一體化作業,加速災后重建。
- 案例:2023年臺風“杜蘇芮”過后,泵車用于京津冀地區農田排澇,減少農作物損失。
三、市政與基礎設施維護
- 地下管網檢修
- 場景:城市排水管道、污水井、電纜隧道等需定期檢修或疏通,需抽干內部積水以便作業。
- 作用:泵車可快速降低管網水位,為工人提供干燥作業環境,提高檢修效率。
- 案例:上海黃浦江隧道檢修時,泵車用于抽排隧道內積水,確保施工安全。
- 供水系統應急
- 場景:自來水廠、加壓泵站突發故障,或火災現場消防用水不足,需臨時供水。
- 作用:部分泵車支持反向運行,可作為供水泵為其他設備或區域提供水源。
- 案例:2019年澳大利亞山火期間,泵車為消防車持續供水,支援滅火行動。
四、農業與水利領域
- 農田抗旱排澇
- 場景:干旱時需從河道或水庫抽水灌溉,或暴雨導致農田積水淹沒作物。
- 作用:泵車可靈活移動至田間地頭,通過活塞轉子泵處理含泥沙的污水,保護作物生長。
- 案例:東北地區春季干旱時,泵車用于稻田灌溉,提高作物產量。
- 水利工程建設
- 場景:水庫、堤防、水閘等水利設施施工期間,需抽排基坑積水或進行圍堰排水。
- 作用:泵車可替代傳統固定式泵站,適應復雜地形和臨時排水需求。
- 案例:三峽工程建設期間,泵車用于大壩基坑排水,確保施工進度。
五、工業與礦山場景
- 工廠積水處理
- 場景:化工廠、鋼鐵廠等因暴雨或設備泄漏導致廠區積水,需緊急排水防止設備損壞。
- 作用:泵車可快速抽排腐蝕性或含油污水,配備防爆電機時適用于易燃易爆環境。
- 案例:2021年山東某化工廠泄漏事故中,泵車用于抽排含化學物質的積水,避免污染擴散。
- 礦山救援與排水
- 場景:礦井透水事故后,需持續抽排積水以營救被困人員或恢復生產。
- 作用:高揚程泵車(如揚程達100米)可將礦井積水排至地面,配合救援設備使用。
- 案例:2010年智利礦難中,泵車用于抽排礦井積水,為33名礦工獲救創造條件。
六、特殊環境作業
- 高原與極寒地區
- 場景:青藏高原、北極科考站等地區需在低氧、低溫環境下排水。
- 作用:泵車配備增壓柴油機和低溫啟動裝置,適應極端氣候條件。
- 案例:中國南極科考站使用泵車處理融雪積水,保障站區安全。
- 島嶼與偏遠地區
- 場景:無電網覆蓋的島嶼或山區,需獨立動力排水。
- 作用:柴油發動機泵車可脫離外部電源,通過直升機或船舶運輸至作業點。
- 案例:南海島礁建設期間,泵車用于抽排海水淡化設備產生的濃鹽水。